返回

市委班子2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章 他不是撂挑子,他是在玩权术2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控诉,或是揭发。马其鸣真是不敢相信,小小的三河市,竟有这么多冤情,象征着正义和威严的公检法内部,腐败和贪婪竟是如此猖獗。

    单是秦默转给他的这些检举公安内部腐败的信,就足以令他这个政法委书记汗颜。光天化日之下,他们竟如此草菅人命。小小的看守所,屡次发生狱霸打伤、打残人犯的事。更不可理喻的是,有人竟以此为乐,将人犯之间互相修理、互相体罚的事视为精神享受,还在里面推广。更有人打着法律和正义的旗号,干着伤天害理的事。

    他们这是在犯罪,是在玷污!

    三河市公安内部有人偷梁换柱,找人顶罪,而且组织化、系统化。那些触犯了刑律或治安条例,又不愿接受处罚的,只要掏钱,便有人替他们接受改造。更奇怪的是,这样的事居然能形成产业,能跟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扯上关系。

    可怕,可怕极了!

    马其鸣愤愤地将信推到一边,看来,三河市并不是他看到的那个三河市,也不是他向往中的那个三河市,而是,是什么呢?

    马其鸣愤怒得一时找不到妥帖的词。

    就在两天前,他跟秦默分析汇总基层督查情况时,他还很自信地说:“我们不要那么悲观,不要看到一片乌云就把整片阳光说没了。

    公检法内部是存在一些问题,但我相信是个别,是少数。

    什么时候,我们都要看到主流……”

    现在,轮到他怀疑了。关于三河公安的种种传闻,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,也非空穴来风,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,可怕的存在。

    秦默跟他检讨过,说自个儿没把好这个舵,让船抛了锚,让航向出了大偏差。秦默还告诉他,这样的检讨他曾经向市委做过,也以诚恳的态度请求过市委,要求市委下决心,掀开这个盖子,掀开这一个个不为人知的黑幕。可是市委最终还是犹豫了。

    在事关三河形象的重大抉择面前,巨大的意见分歧和各种压力混合在一起,不断地有人向秦默施压,对他发出警告,说胆敢掀开这个盖子,第一个炸死的不是别人,正是他这个老公安。秦默彷徨,秦默苦闷,但是他无能为力,他只能选择逃避,选择妥协。

    不妥协不成啊——就在两天前的晚上,秦默再次重重叹口气,一脸沉重地道:“你不知道,当时争论有多激烈,压力有多大。三河正处在经济转型期,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,要想发展经济,就得有稳定、宽松的经济环境,这便是反对者的理由。而且,这事儿牵扯的不只是几个人,而是一大片,他们盘根错带,关系伸到了省里。每每要动作,便有人干预,便有人打招呼,甚至强压。车书记就是因为强压给压火了,拍着桌子说:‘我车光远就是豁上乌纱帽,也要把这个黑幕给掀开。’结果,他还没来得及掀,就被纪检委带走了。这里面,复杂啊!”

    是复杂。马其鸣现在才感到,事情绝非信上说得这么简单,如果单凭公安内部,就算有几个蛀虫,就算有一部分势力,也不可能形成如此大的气候。但是……

    马其鸣想到这,抓起电话,拨通秦默的手机,问:“那个小四儿情况怎么样?”秦默说:“正在全力审讯,你放心,他顶不住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马其鸣脸上露出一丝兴奋,不过,他很快又说,“一定要注意保密,不能走漏半点消息,绝不能打草惊蛇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,这一次,我们不会再犯那种低级错误。”

    搁下电话,马其鸣决定找袁波书记谈一次。

    有些事儿,必须得跟袁波书记通个气。截至目前,马其鸣跟秦默做的一切,袁波书记并不知道,并不是马其鸣不尊重袁波书记,是秦默再三提醒,三河市高层情况复杂。如果真想有所作为,就要先避开高层,暗中撒网,否则,你这边还没动,高层的压力和阻力便到了。

    眼下网已撒开,但马其鸣不想瞒过袁波。再说你能瞒得过?马其鸣笑了笑,跟袁波书记通气,也是想争取主动。

    既然决心要彻底撕开这个网,他就不能被动,必须时刻掌握主动。

    谁也不会想到,一场关于三河公安生死存亡的秘密战役已悄然打响。

    马其鸣跟秦默这次算是联手演了一场好戏。

    吴水县通达宾馆,审讯小四儿的工作正在秘密展开。

    负责此案的不是别人,正是亲手将童小牛丢进看守所的年轻警官李钰。

    秦默之所以把此案交给他,一则是想掩人耳目,暂时还不能叫更多的人插手,更不能让刑警队负责。另则,当初,也正是这个刚分来不久的干警小李子,在监狱里调查一位服刑人员时发现了疑点,进而才查出,有人竟然用冒名顶替的办法,让一个外号叫“松鼠”

    的人替某银行行长的儿子服刑。

    这才将他们不为人知的隐秘揭在了秦默的桌子上。当然,这都是旧事,秦默不想重提。秦默重用李钰,是相信他的人品和能力,更相信他还没被污染。

    “污染”这个词,眼下显得格外重要。

    小四儿表现得满不在乎,无论问什

第二章 他不是撂挑子,他是在玩权术2(3/7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